Archive - Oct 2009 - Book page

Date

价值观

何谓价值观?
要有一个好的答案,就得看,我们在什么场景下说到:甲和乙的价值观不同。
只有当甲和乙在面临同一个选择而做出不同的选项时,我们才把这个差异归结为,价值观不同。

所以,所谓价值观,是用来决定我们的选择的。

不过,我们的选择,有太大的范围,还需要约定一下,哪些选择,是与价值观有关的。

价值观本质上还是属于认知范畴的问题,只不过是属于更高阶的认知范畴。
所以如果说知识有接近真理与接近谬误的差别,价值观也可以做类似的判别。

Zoroastrianism

概况

袄教的留存,目前主要是在伊朗极少数地区,和印度巴斯教(Parsism)地区。

波斯阿契美尼(Achaemenian)王朝(约公元前550~前330年)时期,袄教为波斯地区该王朝之国教;
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波斯时期(前330~前141年),开始衰灭;
Parthian王朝时期(前141~公元224年)末叶,重新兴起;
萨珊(Sasanian)王朝时期(224~651年)再次成为国教;
然后,随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受到伊斯兰教的压迫,该教几近灭绝,并直接导致8世纪至11世纪期间,该教残留教徒集体移居印度西部海岸地区,成为今天印度当地的巴斯人。

因此,袄教目前主要以两种形式残留:

道教

道教之演流,自成其独特的历史格局。

道教之道

黄老在战国时期的分流

道教籍由民间原始宗教而兴起

道教成形于东汉末,有效地利用了民间鬼巫方术一类的原始信仰。其最著者,太平道,五斗米道(鬼道)也。

北魏初,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使得道教第一次得到一个王朝的政治支持。

道教的创世故事体系

无论何种自然观,最后都回避不了要问自己:这个世界的起源为何?这种自然观本身的起源为何?
此一任务于道家亦然。

现象

现象本身是一种真实的交往,通过这种交往,我们把握实在
因此,现象只是存在于交往之中,人类与其对象的交往之中。一旦这种交往不再存在,现象也就不再存在。

自由

自由,其本质,只是指称意志或精神,才是有效的,而一般被误用于行为,其实是把人类的主体性,退缩为动物。
因为,动物的行为,占据了其自我的主体;而人类的行为,从属于其精神,换而言之,精神占据了人类自我的主体。

精神的自由,其实质是处于良好的演进状态。这也意味着,一切内涵停滞不变的精神范畴,是精神自由最直接的敌对者。

那么,何谓“良好的演进状态”?
基于认知与修行的精神演进,其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是一个普遍的经验。问题只是,如何予以清晰阐述。

精神权能

精神,如果我们视之为人类的生理机能,那么,精神权能,只是在语用上,带有更多的主动色彩。更精确地说,当精神呈现为一种权能,那就意味着其中被灌注了意志和想定。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