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

欲望的定义不良

或者说,我们所使用的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良定义的词汇。
因为所谓欲望,涵括了本质非常不同的一些对象,乃至于当我们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一些观念时,必然是错的。

当然,要在日常语言当中对某个词汇进行良定义,或者说至少不妨碍观念的明确表达,本来就是比较少见的情形,因为正是这种不良定义,源自人类心灵本身的暗昧。

要分析日常所谓欲望的内涵,方便的途径还是从生理层面出发,以生理动力的结构作为参照物。最起始的,是基于脑干等原始脑乃至旧脑的基本功能,例如渴,饥饿,性反射等感觉,都是正当而必要的生理功能。

展开涵义与展开言语的不同

一个清晰的叙述者,可以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情态:基于涵义的展开,或者是,基于言语的展开。

要表述清楚这两种情态,请容许我先挑选一些比较简单的情形,然后,当然我自己要在此地做到基于涵义而展开。

在实际事件当中,存在两者单独出现的情形,也存在两者混合出现的情形,只是涵义展开单独出现极其罕见,而两者混合出现,也是言语所占成份大的情形为多见,单独的言语展开之出现则谈不上罕见。

精神的表达立场

精神的内容,可以如何表达呢?可表达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其主观的立场,如果只是叙述其立场,构成一种表达么?
是的,本质上,每一种教义,每一个圣哲,都只是叙述其立场,并构成一种表达。
那么,人类的精神全景岂不是犹如散在的沙粒,各自只是以其存在而外显?
不然,精神的叙述,是依附于修证,基于此在的修证,而获得涵义的展开。

那么,如果我们需要对于人类精神有一个全景的洞察,就必须从每一个典型的实际修证内容开始,在这个起点上,如果使用一种未必唐突的语言,一种接近生理学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话,我们就可以踏破言语与文化的多样性迷雾,从而截直看到人类精神的演进进程。

自杀何以可能?

后面是有关一个自杀事件的文字报道。
那篇留言应该是她写的,一份致命的文字。

首先摘出其中的关键词:

“真正快乐的时刻 内心深处感觉到归宿感 习惯 性格 命运 希望 苦难 环境 孤独感 生命的价值 幸福的时刻 盼望离开被彻底孤立的环境 人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

隐然其中是存在具体境遇上的诱发因素,但我更关心的是,一种更为根本的心理状态,何以是致命的,而在这种状态下,换一个境遇,仍然会诱发类似的事件。

从最粗俗的意义上看,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选择自杀,是极度违背人对于死亡之恐惧的常理的。这意味着存在一种未名的心灵力量,是还很少进入一般的知识灯光之下的。那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灵力量呢?

向尼采致敬--寂寞是你的宿命

看见,只是无语
但人的力量,还可以有别出的光彩
那就是激情
尼采,向你致敬,因由你的激情
1883~1885年间,尼采完成苏鲁支语录,固然在他开始作前言的时候,已经对全篇有构想,但随着文字的演进-苏鲁支的堕落,当下的心力才是他主要的依靠。

下面是Lesley Chamberlain著李文瑞等譯尼采传记的一段:
人生已過四十三載,卻如兒時孑然一身

薄伽梵歌.的英译和中译

几年前译过一段薄伽梵歌,有心继续译它。
第二章的链接在底下。

另外Aurobindo的全文英译见:
http://krsna.lamost.org/mind/bhagavad/sri_gita.htm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