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意识、意念、观念、认识、思想的诸种作用

意识、意念、观念、认识、思想、...凡此诸种,皆限于脑内。那么,凡此诸种,与实在事物,有何作用?
体证此一问题,是修行的一大关键,一大境界,非十年以上孜孜以求的修为,不足以求证。
下面,从平凡日常入手,逐步讨论之。

与大脑内的东西相对应的,是人的行为。
于是,顺理成章的答案就是,凡此诸种,(为简便计,以后统称为意识),的作用,就是导致行为的产生和改变。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外面与表面的看法,何以故?

假设我认可了某一意识,例如:

1,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2,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关于气的讨论

我是这么看的 (648字) 青牛之角 2009-04-17 12:26:20


放下与心志

除非你达到一定的境界,否则,放下,就妨碍了心志;心志,就妨碍了放下。
所以,是否很清晰地同时做到放下和心志,可以作为一个过硬的标尺,来衡量一个人的实际境界。

《不作为是入道之门》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何以故?就是因为异议者尚未体证到,心志与放下(不作为),是一体而二的。

荒唐的“我”

每天六点下班走出办公室,拖着疲惫的身躯,觉得这个身体非常陌生,拼命想“我”在哪里。找不到。但是明明有个什么在思考“"我"在哪里”,那又是什么?
...
甚至不再害怕死亡,因为那个要死去的人根本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我”在哪里。

为什么会这样?不想这样,这样下去眼中的世界会变得很荒唐,活着也很荒唐。

这样的情景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因为你疲累了。
这个疲累,并不仅仅是身体的疲累,而是,在身体的疲累的同时,精神也衰竭了。
身体的疲累,并不一定要导致精神的衰竭,但是,在一般人那里,这两者就是关联在一起的。

两种疾病

有两种疾病是绝对无药可治的:老病和死病。
也有人因此缘故而尝试精神之路,无它路可选,唯有以命搏之。
这就是王阳明所谓“颠簸精神”者也。

然而,真正的答案,来自此题之外。

佛家讲,生老病死,人生四大老师。
这四大老师当中,头尾两个,生和死,相对而言,较易激发我们的警醒与沉思;中间两个,老和病,则常常不能做好老师。
例如,感慨生死者,常见深思状;叹息老和病的人,则一般都是漂浮状。
是啊,生死,是强烈的黑白,老病,则并不显眼。老么,无非就是过生日时点点感慨;病么,睡个觉,吃点药,过去了,也就忘记了。

心志与气

气,不管有没有其他语言的翻译,这个概念及其内涵,应该是非常独特的。
同时,不管是大众还是历代的修行者,对于气的理解,也存在大量的错误和偏差,要整理清楚这个概念,实在是一番巨大的工作。
我想从心志与气的关系这个角度入手,来尝试整理清楚这个范畴,似乎尚未见有人做过,但我认为甚为关键,因此不揣简陋,尝试一下。

在《心志的生灭》一文中,我说明了,何谓心志,心志的性态为何,就是如生命本身一般确凿的自我高等权能,无生无灭,是之有之,隐身而鼓,应声而现。
值此心志之在握,则气应意而显,不得不显也。
何故?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