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2005 - Blog entry

4千年前的中国面条

一个倒扣的陶碗里面,是一团面条,还有些栗米淀粉颗粒和栗米壳:[http://www.npr.org/programs/atc/features/2005/oct/noodles/noodles500.jpg]
|>[gmap |id=map |center=106.787109375, 36.4566360115962 |zoom=13 |width=600 |height=400 |align=None |control=Small |type=Hybrid]
[http://mywallop.com/wc2%5C4648284_per%5Cpic%5C15633918.jpg]
大约3米厚的泛滥型沉积层下面找到了这碗面,C-14数据表明这碗面大概是4000年前在等待某个人的食用,但有迹象表明,一场突然而止的地震中断了它的等待,倾倒的建筑物,然后是至少4000年历史里周而复至的洪水淤泥,厚厚地掩埋了它。
[http://mywallop.com/wc2%5C4648284_per%5Cpic%5C15625578.jpg]

|>[node:535]

因果和偶然

因果是骨骼,偶然是内容.
在无意识的世界里,本来是如此的。
当这个世界出现了能够意识的主体之后,似乎情势有所改变。
意识的一个原始成分,是目的。
但,目的并不能改变因果的框架,而只不过是人群意义上的又一种偶然。
那在个人意义上呢?
目的只能投降于因果。

地理的刻划

地球的荣耀,主要是以欧亚大陆块的腹端为舞台的:从中国的东北地区,沿着太平洋西岸,到印度洋北岸,到地中海,分布着4个人类文明历史的主要舞台:中国,印度,中东,欧洲。

舞台鸟瞰
鸟瞰,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便于我们沉入生动的细节,看所有那些人的生生死死。

所谓舞台,大体可以这么定义:''该范围人群之间的交流,远比其与其他舞台的人群的交流要频繁得多。''

最伟大的哲学家是谁?

BBC在其网站做了一个在线调查,以谁是最伟大哲学家为题进行投票。
结果如下:
|>

BBC wrote:
1. Karl Marx, 27.93%
2. David Hume, 12.67%
3. Ludwig Wittgenstein, 6.80%
4. Friedrich Nietzsche, 6.49%
5. Plato, 5.65%
6. Immanuel Kant, 5.61
7. St. Thomas Aquinas, 4.83%
8. Socrates, 4.82%
9. Aristotle, 4.52%
10. Karl Popper, 4.20%

前十以外的是:
Rene Descartes
Epicurus
Martin Heidegger
Thomas Hobbes
Søren Kierkegaard
John Stuart Mill
Bertrand Russell
Jean-Paul Sartre
Arthur Schopenhauer
Baruch Spinoza
|>

这个列表可以用来说明民众对于“哲学家”的概念,当然这里的“伟大度”,不如说是进入社会生活视野的“普及度”。这里面有意思的问题是,投票者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簡捷楞嚴|卷第一

簡捷楞嚴


这是一个尝试,剪除佛经不合时宜的文字,增补阐发性的只语,并加以演绎,或可得一合时宜的文本。下面是去年写下的一点,蓝色的是我的填补和演绎。打算继续这个事情。

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出。
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
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佛語,故事也。天移人換,心無少異。故吾徑予削脩,以求直指心源。然緣起法門,俱不可強,奈何乎天!
阿难以多闻多识著称,更是典型的热衷于艺术的人,图画,雕塑,音乐,...,凡此色等皆可激发其最大的热情,甚至他发心剃落跟随释迦牟尼,都是因为看见释迦牟尼的非凡状相,
“我見如來,勝妙殊絕,形體映徹,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终于某天,他遇见一个美女,缠生无数尴尬情事,反转之下,始恨無始以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只有请释迦牟尼说法。
释迦牟尼深知要阿难去觀想色相,徒然曲折,更是认贼作父。因此直截与其辨析心之本体,循此,或可归位复性。
此楞严之始。

《楞严》之缘起,在阿难顿惑于尘色。阿难以多闻著称,故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啟請开示。
佛知阿難未離惑境,就事論事非澄清直道,乃令阿难回顾其向学之初机,发心之始缘,以求顺缘斩根。

阿难:我見如來,勝妙殊絕,形體映徹,断非尘世昏物,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佛: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所見為何?誰為愛樂?其時感受愛樂者為何
阿難: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愛樂無對錯,行愛樂者有妄想顛倒,故反求心目,方是此篇主旨。
又,心是何物?今人莫不指認心之用為心之體,所謂認賊作父,莫甚于此。
佛: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吾今問汝,心與目,何所在?

阿難:一切世間諸生,皆為識心居在身內。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眼耳鼻舌),秖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以物相言也,故佛始以喻破其物相。
佛: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
阿難:吾所見者,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佛: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
阿難: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佛: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

阿難: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佛: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阿難: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佛: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脤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沾住每一秒

下面的文件写盘日期是(2002年8月16日, 6:55:36),记得是一个记录,刚翻出来看到,暂且假设是有益的。
—————————————————————————
前5天以来每天基本睡3次以上,每次2小时左右,每次睡觉都相当扎实地练功。走向床就已经是在凝神中,放倒身形,即浑然一片,全身各处即三三两两地出动静:最容易出来的是手,臂,腿,腰背,各关节的跳动(可能是肌肉自己的跳动,而不是平常的肌肉紧张所导致的身体的空间位置变化),尽管开始时常有意念泻出(表现为断续的话语)但一旦放下,自动跳动即开始,全然与意念无关,只是与意念的退隐有关。
跳动的高峰过后,进入比较细微的地方,几乎全部皮肤的松麻,几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