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两性之间的爱情在中文里没有特别专门的词,所以得需要先指定一下,这里的爱,暂时特指两性之间的爱情,需要扩张内涵的时候,再声明。
2,起源。
作为一种鲜明的情感,爱是人类极度精神化的行为。
精神化,是人类特有的一个现象,也是人之所以为人最为核心的部分。其一般的程序是,一种行为,如果对于人类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意义对于整个种群是不言而喻的,而所谓的不言而喻,则是体现在生存、对环境的适应、对环境的扩张等方面,那么在进化的步骤上,首先是赋予该行为以明确的情感模式,也就是情绪的发生模式;然后上升到意志的层面,进一步赋予该行为以美感。如此精神化之后的该种行为,就演变为能够面对更为宏观与深刻的人类历史的精神实体。
上面的描述引入了诸多的概念,需要进一步予以阐释,不过,我仍然在叙述爱的演化进程中,对这些概念进行具体的阐释。
作为一种行为的爱,其进化意义上最初的形式,就是性行为。性行为对于有性繁殖动物而言,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因而,性行为成为在基因层面就得到了规定的自动程序,尽管我们还不知道在基因层面是如何约定行为的。
人类,首先是作为一种动物,继承了对于性行为不言而喻的重要性的认可,这种认可体现在诸多的生理体制上,诸如性欲、性冲动、性能力、性偏好等等。
性欲、性冲动、性能力属于生理体制的内容,容易理解,何以性偏好也是属于生理体制呢?所谓性偏好,就是指选择性伴侣时,对于生理条件的偏好,一般常见的男女情爱里头的所谓眼缘,就是以性偏好为基础的。这种偏好在一般人看来,会自以为是基于美感,其实不然,生理条件的美感,不同于我在后面将要专门讨论的爱情中精神化了的审美,而更主要的是用以体现进化约束,即,什么样的外部生理特征,是得到赞许的。
这个标准的建立,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也就是,整个人群呈现惊人的一致性,而不是分散化的多样性:美女和帅哥,对于一个人群而言,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标准。一般而言,这种情况并非常见:对一个人群,某些人眼中的美女标准,是另外一些人的丑女标准。所以,时尚杂志对于自己的销量可以很有把握。
正因为这个标准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所以才能体现其进化约束的本质:我们未必是期望自己的子女向这一个标准趋同,人群也未必以此标准作为进化的选择压力,但是,这个标准得到普遍赞许,就意味着一种生理层面的进化约束。
但是,人,终究不仅仅是动物,纯粹作为一个现象来看,人类发展出了精神的能力,而这种精神的能力反过来深刻作用于既有的生理体制。
这一精神的演进过程,其生长的起点,是情绪。
情绪,作为行为的效能反馈机制,高等动物已经具备此一能力,人类则大大增强了此一能力,这一事实的背景是,人类之所以能获得生态优势,正是因为籍由行为能力的极大增强,而行为能力的增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某种单纯体能的增强,而是在行为之预见性环节上的诸种要素之增强,例如,作为行为效能反馈要素的情绪,作为行为效能扩张要素的认知,都能使得行为具备预见性。
那么,人类是如何增强情绪机制的呢?扩张情绪的发生模式,也就是情感。
对于高等动物而言,情绪的发生,还只是遵循一些简单的模式,诸如奖赏、刺激、挫折等。这些模式的效能一般而言均具有比较短的时效,人类扩张情绪的发生模式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使其具有更为长期的、可预见的时效。
3,情绪。
在常识的范畴里,情绪可以被分为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两类。这个分类说明了,我们习惯于从效果的角度来认识情绪。那么,出效果,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所谓情绪,必然是作用于行为的,体现到行为的有效性上,我们才可以指认其为情绪,否则,一个单纯的信息被认知,一则回忆被检索,一个逻辑思维被走通,等等,都不足以构成情绪。
所以,我们可以从现象的角度,定义情绪为我们行为的一个反馈环节。
4,情感。
5,意志。
6,美感。
7,爱情。
8,普遍的爱与慈悲。
新评论
12 years 41 weeks ago
12 years 41 weeks ago
13 years 45 weeks ago
13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36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