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意念、观念、认识、思想的诸种作用.5

对上面这个例子的说明,没有充分展开,下面的例子,尽量多番展开一些。

【例2】
嫉妒。
感谢guew给出了一个非常详尽的例子,并能够坦然地叙说出来,我相信,他表现出了如此的勇气,就已经解决了大半的问题。
一个人群,共享某个价值标准,例如,一个班级里面,成绩,就是一个绝大部分同学所共享的价值标准。
在一个人群里面形成一个共享的价值标准,显然,(其实,每一个显然里面,都有深刻的问题,就看你抓不抓得着,呵呵。)是群体协同行为的必要条件。把成绩公布出来,效果就是,大家都追逐成绩,而导致群体的进步。
所以,这个嫉妒,只是一个被利用了的机制,用于促使形成群体的内部竞争态势。
但,这种内部竞争态势,又必须保持一定的均衡,以免发生恶性竞争,例如,排名老二的同学临考前给排名老大的同学下泻药之类的。。。这就要求,这个群体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关于维系群体稳定的抽象观念:友谊。
友谊这个观念,还是从个人之间的交际的角度提出来的,如果从个人自我的角度呢,就叫:胸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品德,其实是群体保持正常态势,所必需的,是群体为每个个体所准备的。除非我们离开这个群体,否则,我们必须遵循这些品德,否则,就会受到教育的斥责和舆论的谴责。
而所有这些品德呢,都来自抽象,来自最早的道德家们,基于对人际关系的理解,而做的抽象。然后他们把这些抽象结果观念化,放进传统的教材,让小孩子们从小学习和接受。
一切的宗教,以及儒学,都是这些道德家们,极宏大的例子。

所以,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群体里面,构筑了大量的抽象观念,籍由对青少年的教育,籍由社会环境的约束,使得人群中的个体,在面临问题时,得以有符合群体利益的反应。
这一类抽象观念,被称为品德也好,称为个人修养也好,都是人群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对于一个受到基本教养的人,当他处于一个群体环境中,生发出诸如嫉妒这类原始反应时,紧接着的,必然是这一类抽象观念,得以对自己进行制约和规范,否则,在一个群体中,一个违逆群体统一规则的人,一般都会陷入恐慌和无所适从。

现在的问题是,品德教育也好,修养教育也好,其效用是有限度的,常常是仅限于人际,而要达到个体内在的层面,常常很困难。
例如,当你发现自己生发了嫉妒之心,你当下的反应,一般就是认可,嫉妒要不得。因此,你肯定会极力让这种嫉妒的心理,不在任何行为当中表现出来,而仅仅闪烁于内心。
也就是说,一般人所谓的品德也好,个人修养也好,常常只是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行为层面,而在其内心层面,则并未有足够的效果,也就是,其内心,还是会有各种心理反应:还是嫉妒,只是没表现出来而已。
这里,就开始涉及到了抽象的有效性问题。

平常所谓的这一类品德、修养,其有效性的程度,其实是源自这一类抽象本身的缺陷:这些观念的设计者,更多地是从人群的角度,来设计这些观念的合理性,而不是更深地基于人性自我内在的角度的合理性。
比方说,培根随笔:论嫉妒,就是站在人群利益的角度,以预设的价值观来向你阐述嫉妒之恶。
再比方说,我们从小所受到的品德教育、个人修养教育,绝大多数的说理出发点,都是源自基于人群利益而预设的价值观。
这样一个状态,是不得已的。
因为,大多数人,其心智并不足以健全到对自我的足够尊严强度,对自我的足够完备的敏感性,使得其更加适宜于,从人际或人群的角度,予以教化。
所以,庄子说,古之学者为己,这实际上从正反两面,说明了这一点:广大的受教化者,最好是从群体的利益出发予以教育;少数的健全者,所谓学者,则必须基于自我,来获得个人修养。

基本上,面对大众的,西方传统的,主要的说教、品德、个人修养之类的思想、观念,都是以基于群体角度的教育,予以说明的。
但在东方的传统里面,针对个人的,自我的修行,则其第一步,就是要求你回到自我,回到本心。
何以故?
因为,回到自我,是比基于群体,更高一层的抽象。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