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2007

何以科学不能进入日常?

表面看来,科学怎么会没有进入日常呢?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24小时都没有离开科学:手机,电脑,...
那不是科学,那叫技术。除了技术,科学本身远离大众,或者说,从来就没有接近过大众。
我们来看十八世纪,那个时候科学刚诞生不久,当时伟大的人文学者伏尔泰写过一句话,大意是,他永远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角的正弦不该与该角度成正比。把这个问题拿给21世纪的人文学者们,肯定还是同样地成问题,更遑论大众了。
所以,即使从十八世纪到21世纪,人类的科学理性能力已经翻了几重天,但大众,哪怕是所谓的人文学者,还是停留在十八世纪的原位。

气象尔何物?

气象尔何物
遂令我屡迁

借用一下谢道韫女士的句子,我想说,气象,是统御的落脚地。

行气象的要诀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那么关键就是,我是否有得可做的?

气象,与其说是我做的,更好的词汇,是我抓的。

例如,一脚迈出,毫米毫秒的步进中,几可听见虚空如冰在碎裂。

只要你抓得出气象,你就在统御。

但,最要命的问题是,抓不出气象怎么办?
只有唯一的办法:
固然天资是一个要素,但无论什么情形,天资都会起自己的作用,所以干脆不要管它,更无可倚仗。
那么,剩下的,就是严格保证数量的锻炼。

最直捷的路是哪条?

最直捷的路是哪条?
就是选择无。

选择无,这里最重要的落脚,是在“选择”上,因此,这个“无”,不是被迫无,不是不得不无,而是你自主地选择无。
选择无,首先,就是斩除粘连,一切的粘连。
然后,是洞达位置,一切的位置。
然后,最重要的,是:予夺由心,全然由心。

关于经典世界答guo之问题

针对 http://krsna.lamost.org/engine/node/734
guo的问题不错,是:
问题一:
对光和力的古典理解,皆有几何学的方式,这意味着什么?
为何是几何学的方式而非其它?
问题二:
中学遇到“力”的概念。老师不作任何解释提出一个“力”的概念,仿佛真有“力”存在,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我觉得有些突兀。
牛顿是如何提出“力”这个概念的?或者说,力的概念的如何有的?我相信,在力的概念背后,隐含着一种面对世界的方式。
问题三:
为何说光的“相继运动”而不说光作“直线运动”?

略答如下:

北戴河山海关游历照片

用手机拍的,勉强看得出意思。
这是一个早上,我一个人在海边走了很久,从这个角度,我想起了《大西洋底来的人》,一刹那,我也很想自己就径直走向海底...

这是北戴河海边沙滩上的波纹,它的形成很有意思,下面的细节:

沙滩上的那块花纹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只有大概3~4米的幅面出现这个,左右就都是平整的沙面了,什么条件导致这个区域有这个花纹的形成?

下面是北戴河海边岩石上的侵蚀图纹:

人类面对存在

首先是有存在在那里。
对于那个存在,我们经由种群与个体的历史而拥有一些经验。
我们的经验告诉自己,这个宇宙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对这个宇宙的感知,如果把这本身看作是一个宇宙事件的话,该事件就一直是处于生发的进程中。
这,就是我们主要的处境。

这个处境的要点是,我们对那个存在的感知、认知、思想、...不管如何说,都属于那个生发中的事件进程。
关于那个事件进程的趋向,存在多种的说法,但不同说法之间的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的相同的地方:都是以推进该进程为趋向。
那么推进该进程意味着什么呢?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