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客观?

另处有人提到个人心理的客观实质这么一个范畴,值得较全面地仔细讨论。
诸位不妨反省一番,你会在何种情势下,说:“**是客观的”。
先从最有把握的开始:
此刻你坐在书桌前,或者站在书房里,...你说桌椅房间都是客观的。因为否则的话,我们难以理解自己何以能够坐着或者站着,稳稳当当的。
过一会儿你要去吃午饭,你说食堂或者你的父母或者那个饭馆都是客观的,因为你每天如此解决午饭问题,要是唯独今天给你提供午饭的人员和场地都突然消失了,那你的人生将充满恐慌。
...
所以,所谓客观,是我们全部的经验里面,作为一种肯定和稳定的涵义而出现的东西,是我们全部认知的基础:假设没有这种感觉,我们的全部认知都将不成立,而随之我们的整个生存都会成为不可能。

既然所谓“客观”,本质上是我们的一个认知结果,它就依赖于我们的认知能力,确实,随着我们认知对象复杂性的增长,我们因应这个对象而得到一个“客观”感性结果的任务复杂性,也变得大了起来。
在前面的例子里面,桌椅和房间,都是相对简单的认知对象,我们要体认到其为客观,这个认知任务相对简单。
如果对象涉及到人事,就会有些复杂起来,特别的,如果需要我们获取客观性的对象,是来自我们内在的世界,这个任务就成为了人类迄今都在挣扎于其间的难题。

这就来到了我们最初的问题:自我心理的客观实质是什么?自我的客观实质是什么?
上 述的问题,表面看起来似乎很学究化,估计会有人嗤之以鼻,当然,会嗤之以鼻的人也不会读到这里,看到题目就不会进来,呵呵!实质上,几乎我们每天的日常心 理,都是要归结到这个问题的。而如果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我敢说其日常的心理甚至精神,都将无限顺畅,难有滞碍。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例说明:
随意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抓一个例子,必然涉及到选择,以及对选择的评判。某个选择是否正确呢?这个问题往往就牵涉到: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般情况下,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人都是很简单直接的,但,对于一个比较认真而敏感的人来说,更常见的是,自己是怎么想的并不足够清楚,这就是一种常常被称为混乱的情绪状态。
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实际上是在问自己:自我心理的客观实质是什么?自我的客观实质是什么?

至此,诸位应该已经能够接受一个结论:所谓客观,是我们人类的一种认知情态,这种认知情态是与生俱来,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个人的认知能力之发育和成长而变化的。
那么接下来更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认知客观的能力该如何演进,以使得我们能广泛和深入地把握客观对象?鉴于前面我们已经取得一致的判断:客观认知是我们的生存基础。这种客观认知的广泛和深入发展,就会是我们人类根本的生存任务和需求。

我不知道诸位是否开始乐于采用我所提供的上述答案,因为我们长久以来获得的教育里面,所谓客观,是与主观相对的一个词汇,用来表示某种实际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属性,而我要告诉你的是,那样一个通常的关于客观的看法,是很幼稚粗糙的看法。
客观,只是我们的一种认知情态。

对于“客观”这种认知的情势,大体上有这么三种典型场合:自然事物的客观,内在意识的客观,大脑意识的客观。
我想分别针对这三种典型场合做点初步的讨论。另开主贴吧。
自 然事物和内在意识,是泾渭分明的,好理解。为什么我还想单独拎出大脑意识这个东西呢?这个地域,我觉得是自然事物与内在意识的交界处吧,大概就是古人所谓 天人之际。对于这个东西,一方面我们试图采用自然事物的角度来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又已经有强烈的内在意识方面的经验,这两者交错的地域,我们该如何放置我 们微妙的客观情态,是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