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里的运动系统,最早是在古希腊得到指认,并在随后的西方科学范畴当中,得到进一步实验研究的。
在亚里士多德关于psuchē1的讨论中,提出了为肌肉收缩寻找原因的问题,他看到的答案是最易观察到的血管。
- 1. psuchē的抽象过程:最早,该词源于对活人与死人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别-停止呼吸,所以用psuchē指呼吸,用来表示生命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则进一步采用该词,抽象为“生命之本原,具有器官的自然物的第一现实(entelechiai)”。见De Anima 412a 20.
动物的出现,似乎可以理解为生态位的扩张,然后,承载特化功能的神经系统,也就成为动物要履行此生态位之功能的必要环节。
定慧,是让自己把心落下地来,踏踏实实的;落下来之后呢,进一步的就是更加精微化的三件事:无念,无相,无住。
为什么是这三件事?因为要做的这三件事,指向了在此地所必需破除的全部精神障碍,也是一切修行者,在知定之后,所必修的功课。
注意,是功课,而不是观念。
观念,常常只是被用来理解,因此,人人都可自称理解某一观念或接受或批评某一观念;但是,功课,只能是落实在行为中,落实在修行者整个的精神存在之中,而不仅仅是理解与接受与批评的事情。
建立了“世人本来就有大智慧之本性”的逻辑起点之后,慧能首先给出最基本的操作,也就是我们可以在每个时刻来着手的行为:定慧相等。
慧能选择“定慧相等”作为向诸位推荐的入手处,是有缘故的。
世间学佛的人都知道,打坐、入静,是第一课;任何其他途径修行的人也都知道,入静,是第一课。入静,入定,都是门径;目的或效用,就是生慧,长智慧。
门径,是大家都瞧得见的;目的,就难说明白了。所以常常有修行者提问,“我坚持每天练习静坐,但怎么才能得到智慧呢?”
慧能声音一沉,转入正题:
诸位应该已经了解到,我能够来到此地,与各位相聚,是经历了诸多劫难作为因果的。下面我将表述的禅宗心法,也是先圣所传,而不是我慧能自行知晓的。诸位如果希望能够领会先圣心法,就务必请各自净心来听,以期和先圣们一样得到开悟。
【主要底本是敦煌博物馆藏77号文书中第4抄件,以及大正大藏经本,均题名:《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某天,应韶州刺史韦璩的邀请,慧能大师来到韶州城里大梵寺的讲堂升座讲法。
其时,座下讲堂内外,汇集了僧尼道俗上万人,也有版本说是上千人,其中包括韦璩及其他官僚30余人,儒生30余人。为了让此次讲法能够惠泽更多的人,韦璩同时安排了一个僧人法海做全程记录,以便刊刻成书,流行天下。这就是今天这部《坛经》的来历。
慧能开讲了:
“各位,先请安静下来,各自内心念经。”
新评论
13 years 16 weeks ago
13 years 16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