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与深

人们常常用几何直观描述的词汇,浅与深,以及相应的两系形容词,浅薄、肤浅、表面、...深刻、深奥、深沉...,来描述自我的精神状态。这在几乎所有语言当中,都是如此,例如英语当中的meager与deep,...,这一现象本身,表明了人们普遍认可存在这么一个判别标准,是用来衡量人的精神状态的,只是,还从未有人能够明确地阐述此一判别标准。
这里,除了要明确阐述此一判别标准之外,还要说明,自我在精神上的唯一无关于价值观的选择,就是,浅与深。
换句话说,现在,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浅与深。

浅与深,有两种场景:

  • 一种是限于自我,自我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相对的浅与深;
  • 另一种是用于衡量不同的人之间,其精神状态的浅与深。

在第一种场景之下,凡是受到习性制约的精神状态,就是相对浅的;凡是凌驾于习性之上的,则是相对深的。也就是说,每消弭掉一项习性,其状态就要往深的方向推进一步。也可以直接就说,深与浅,是对的衡量指标。
在第二种场景之下,则只能进行私有的判别,并基于私有的判别,形成多样化的公共舆论。但是,,实际上是一个跨越人际的绝对指标,因此,若是以此指标作为衡准,则不同的人之间,就是完全可以使用深与浅的描述了。

那么,深浅的问题,就归结到,对自我习性之感知与认知的问题上来了:每一个情景之每一个片段,你都可以被认为是受役于某些习性。问题只是在于,你是否感知到它们,并认知到它们。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是否存在彻底脱离习性的状态?
答案是,无法直接回答,因为,所谓习性,实质上就是我们终身修行历程中,唯一真实的抓手。

无言,不语,何以成为某一必要?
因为,言语到某个阶段时,看来就是一种习性。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