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无庄严,是人的两种本质不同的境界。
庄严,人因此而具有神性;无庄严,人因此而纯属动物。这两者之间的界线,是无数人极力否认的,因为他们蔑视与讥讽神性。而这,又是因为他们感知不到神性。
他们因此是可怜的,因为,所谓神性,无非只是人类之未来,施于今天的种子。因此,他们无从感受到人类未来之幸福,仅此而已。
也还有人是有异议的:人赖以超越动物的,难道不应该是其他什么吗?例如智力。
不然。
普通的智力,依然是一棵树的枝叶,而这树的根,深扎于动物生理之中。而人类智识历史上,凡是真正超卓的智力成就,莫不是籍由庄严的力量,受到庄严的力量之加持,而得成就的。普通大众,则仅仅只是往来于那一些超卓智力成就之树荫底下,与其影子共舞。
庄严,正是这样一个根本性的权能,足以护持着人的其他一切权能,进入未来境界。
庄严与入静
入静是一个动作;庄严是一个状态。
没有入静,就没有庄严;没有庄严,亦无从入静。两者几乎就是同一回事,只不过词性不同。
常常有人问,如何入静。但是不常有人问,如何庄严。
所以,我宁愿使用“庄严”,而不使用“入静”,以断绝此一可能的问题。
为何?因为庄严也好,入静也好,纯然是人已有的权能,人类过去百万年的进化,已经交付给你这样一项伟大的权能,你还要问,如何入静?!
那么,请你庄严。
当然,在世俗世界,庄严,被用于各种目的,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心斋。
一个教堂或者礼拜寺,进入者莫不庄严,因为世俗人群能够轻易受到建筑空间的作用;
一个广场上的爱国主义仪式,群众莫不庄严,因为世俗人群莫不是广场动物,只要你有指挥广场的权力,你就能够制造庄严;
一个动人的文艺作品,读者莫不庄严,因为艺术是直达世俗人群心理的轻轨线;
...
只要达到目的,如此的种种被利用的庄严,常常只是令你止步于驯从,所以世俗词典当中的“庄严”,与入静,在此分歧而行。
但,庄严是中性的,起始的庄严是没有内容的。你可能因各种事由而庄严,但于你真正有价值的,仅仅是庄严本身。
正如我们入静,静本身,是空无一物的,非常常见的偏差,就是堕入这样一空无一物,这样一顽空。
常言有谓,入静,不就是要空无一物吗?是的,这叫你空掉的物,指的是什么?空掉一切,这一切指的又是什么?
指的,其实就是我们这个情命体的低等噪音。那么,空明之中,独有一灵烛然而出,这一灵,不是你空不空不掉的问题,而是,你是否能够籍由消弭低等噪音,而令那一灵烛然而出的问题。
那么,若仅仅只是在消弭低等噪音的途中,似乎一切寂然,但潜回的心思,仍然在余烬中明灭而消极,这就叫堕入顽空。
因此,仅仅是庄严本身,是不能持久的,是难以给你指出方向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心志,就是点燃那烛然而出之一灵的动机,火石。
若是心志勃发,而使一点灵明烛然起来了呢?可守之护之者,神气也。
神气,神与气也。
神为本体,气为运用。气能贯通一切有形,神潜其后,鼓推之效也。
前言庄严、心志,尚可止于心意,神气,则必居于生命之本体,其宇宙之翕张乎!
以此,庄严、心志,或可籍由文字语言来模拟体同,神气,则非践行、得之,不可。
那么,神气如何捉摸?如何讲谈?其为生命之权能,则自有可循之追踪秘道。
何等秘道?吾所倡言之武学是其一也。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6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6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