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玄机直讲>一直被认为是张三丰的著作,不管是不是,这个文本本身是很典型的道家文献.
我尝试用更直接的方式来直讲这么一个典型的描述修命方法的文献,重点是在说明,经由此方法,我们如何在现场通透地“观住”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和平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
[这里面只有一个垂帘观照是不明确的,但并不重要,因为你大体就可以认为等于:轻松地垂下眼帘,觉知到你的身体活动性的一个适中的场所。]
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
[张三丰把这句话放在最前面,作为入口,是值得大注意的!很可能,大部分人对类似的话都烂熟了,所以很容易掠过而试图直窥底下诸如行气之类的细节,实在是大谬!
对于资质足够的人而言,这20个字,就是足够明确的第一推动,但对于资质欠缺的人,这20个字只能留待以后来回顾而获益了。
但,这样一句话,完全是境界中语,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理解,会完全依赖其自身所处的实境,两个不同实境的人,哪怕是极尽沟通,也无法依此语而获得相同的状态.所幸的是,不同实境的人是否能够沟通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就按照你自己的理解来做,在练功的途中,一切都是临时的工事!]
斯时也,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气中,悠悠扬扬。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一阖一辟,一来一往,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渐渐两肾火蒸,丹田气暖,息不用调而自调,气不用炼而自炼。
[这一段稍微好点,因为有可验证的描述。这里的关键,是只要你谨守在此正念之中,自然会发生如此的验证现象。]
气息既和,自然于上中下不出不入,无来无去,是为胎息,是为神息,是为真橐龠、真鼎炉,是为归根复命,是为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气到此时,如花方蕊,如胎方胞,自然真气薰蒸营卫,由尾闾,穿夹脊,升上泥丸。下鹊桥,过重楼,至绛宫,而落于中丹田,是为河车初动,但气至而神未全,非真动也,不可理他。我只微微凝照,守于中宫,自有无穷生机,所谓养鄞鄂者此也。
行之一月、二月,我神益静。静久则气益生,此为神生气、气生神之功也。
或百日,或百馀日,精神益长,真气渐充,温温火候,血水有馀,自然坎离交媾,乾坤会合,神融气畅,一霎时间,真气混合。自有一阵回风上冲百脉,是为河车真动。中间若有一点灵光觉在丹田,是为水底玄珠,土内黄芽。
尔时一阳来复,恍如红日初升,照于沧海之内。如雾如烟。若隐若见,则铅火生焉。方其乾坤坎离未交,虚无寂灭,神凝于中。功无间断,打成一团,是为五行配合。
至若水火相交,二候采取,河车逆转,四候得药。神居于内,丹光不离,谓之大周天,谓之行九转大还也。此时一点至阳之精,凝结于中,隐藏于欲净情寂之时,而有象有形。到此地位,息住于胎,内外温养,顷刻无差,又谓之十月功夫也。
夫静功在一刻,一刻之中。亦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夫在内,不独十月然也。即一时一日、一月一年皆然。坐下闭目存神,使心静息调。即是炼精化气之功也;回光返照,疑神丹穴,使真息往来。内中静极而动。动极而静。无限天机,即是炼气化神之功也;如此真气朝元,阴阳反复,交媾一番,自然风恬浪静。我于此时将正念止于丹田,即是封固火候。年月日时,久久行此三部功夫,不但入圜十月也。故曰运之一刻有一刻之周天。运之一时一日、一月一年即有一时一日、一月一年之周天也。然一刻中,上半刻为温,为进火,为望,为上弦,为朝屯,为春夏;下半刻为凉,为退符,为晦,为下弦,为暮蒙,为秋冬。一时则有上四刻、下四刻之分,即一日一月一年,皆同。此之谓攒簇阴阳五行,一刻之功夫夺一年之气候也。到此乃是真空真静,或一二年至十年百年,打破虚空,与太虚同体,此为炼神还虚之功也。前功十月既满,须时时照顾婴儿。十步百步,千里万里,以渐而出,倘或放纵不禁,必致迷而不返。仙经曰:“ 神入气成胎,气归神结丹 ” ,所谓一点落黄庭是也。但人杂念少者得丹早,杂念多者得丹迟。此法简易,奈人不肯勇猛耳。若能恒久行特,必然透金贯石,入水蹈火,通天达地。再行积功累行,服炼神丹大药,必然形神俱妙,白昼飞升,全家拨宅,此又在功德之浅深何如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评论
12 years 41 weeks ago
12 years 41 weeks ago
13 years 45 weeks ago
13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36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