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念

杂念,首先是习性的表现,反之,不是所有的习性都可以表现为杂念。
所以,我们可以首先追溯杂念的诸等习性之源头。而实际上,在修行的意义上,我们最终也只有通过解散习性,来消融杂念。

杂念的一般形态,是自我的私语。这种私语,在很大一部分情形下,确实是显现为语言形式的,也就是个人的内心对话;也有一部分情形,是没有显现为完整的,或明显的语言形式的,也就是某种意象、感受、情绪、念头的混合物。

对于内心对话,一般人的态度是,合理而必须的。因为,他/她很难想象,只要不是处于睡眠状态,我的心理如果不是表现为内心对白,那还能是什么样子的呢?
所以,内心对白,已经被大众心理认可为合理而必须的心理形态,甚至,是行使充分的心理功能的当然形态。

对于没有显现为完整语言形态的杂念,倒是大众一般所定义的杂念。因为这种形态的杂念,一般没有行使明显的心理功能,而只是在某种联想的驱动下,填充心理的空白。

方法

解决杂念问题,最初始的工具,就是止观
但是,止观并不是目的。

一个处于杂念状态中的人,很像是一个给自己带上头罩,只留下一个小洞给眼睛,然后打着一个豆点灯光的小手电,在全然黑暗中行路的人。他的全部身心都沉浸在这样一种盯住自己脚跟前行路的状态中,以至于止观的情态,落入“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局面。
那么,我们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令其意识到必须摘掉自己的头罩,开放自己全部的感知,同时,换一个自己找得到的尽可能大的照明灯,足以适然而行。

要达到这个目的,有多个障碍:
1,人们已经习惯了内在心理的语言化,而以语言形态呈现的心理,必然是聚焦最清晰,视野最小的照明状态:当你内在独白了一句话,当时,你的全部心理,就是那句话。
因此,要想扩张人们内在心理的即时视野,唯一的途径,就是消除内在心理的语言化,使得你可以学会后退,以扩大视野。
2,处于杂念状态的人,习惯于闭塞掉自己的各种有效感受通道,反之,若是某条感受通道处于高强度状态,例如专致地听音乐,或者入神地观看电影,或者专心阅读,都能有效地抑制杂念。所以若令人在没有任何感受信息源的情况下,开放某个感受通道,会令人无所适从。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开放人的内在感知领域。

消除内在心理的语言化,对于东方修行传统,是非常成熟的主题,而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则相当不可思议,因为,甚至在现代西方心理学看来,心理的默认常规形式,就是自我对白。

何谓内在感知领域?
这里我并非指经验或知识的某种领域,而指当下生存感知的把握程度,同时具有广度和深度的指标。
这是一个需要进行详尽讨论的概念。

杂念的心理学意义

杂念,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由个人的价值观来判定:具体而言,何为杂念,何非杂念,具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
但,任何一个杂念,不管是否被主人称为杂念,都是具有其确定的激发来源和后果的
因此,我们可以经由对杂念的分析,来探测自我的精神结构。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